書架 | 找小說

秋荒拾穗共萬字全本TXT下載 全本免費下載 洛水蓮華

時間:2017-04-30 14:45 /都市小說 / 編輯:李鈺
主角未知的小說叫《秋荒拾穗》,本小說的作者是洛水蓮華所編寫的隨筆、都市風格的小說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嫉生 人蒼蒼,郁茫茫 是非皆因嫉心腸 不行已路左右看 “休要過了我肩膀” 有“貪生”、“厭生”、“殺生...

秋荒拾穗

作品年代: 近代

閱讀指數:10分

《秋荒拾穗》線上閱讀

《秋荒拾穗》第4部分

嫉生

人蒼蒼,茫茫

是非皆因嫉心腸

不行已路左右看

“休要過了我肩膀”

有“貪生”、“厭生”、“殺生”、“謀生”......等等,此詩做“嫉生”,人有嫉妒之心,其中以東方人為更甚,西方學者稱其為“亞洲嫉妒”。嫉妒來自於比較,比較來自於不同,不同中下者嫉上,短者嫉,少者嫉多......真是一種人間阻,用一句土話說“就怕別人鬧好”。儘管與已無關,但就是受不了,真是累已害人的一種怪現象,消除了它真就寧靜多了。嫉人的人靜下來,被嫉的人也就平靜了。也許還會有更好的結果,那就是人心向上的轉。

憑它

萬般都一樣

何勞太煩心

一意化真緣

任爾不留

五花八門使人眼花繚,心神不安,其實有何不同。不同來自於表象,那只是一種評價,對於任何人自己來說,如此能一概平靜對待,有何可煩心的。花子要飯有的是樂的,百萬富翁也有自殺的,事在心不在相,心安神寧就是最好的。生活內容只是隨緣,一切如同過眼,隨其生滅,一意化緣,逢有緣之人,做有緣之事,得有緣之物,施有緣之功。

人外人

不敢做人上人

不願做人下人

做個人外人

......試試吧

自從世上的人多了以有了高低貴賤,我想最初是別人的一種評價,但來人們開始看待自己,到了這個時候人真就不平等了。總聽別人說如何如何做人上人,想來既然人要活在別人之上,那下面的人肯定不漱付,當然有那麼許多人,他的生活樂趣就在於從別人上索取什麼,對於我來說可真是做不到,所以我不敢做人上人,不想欺負別人。偶爾引起一下不必要的誤會,到過意不去,更不用說欺負人呢?!絕不敢想,更不敢做!沒有聽說人願做人下人,我想這人下人確實沒有人專門去做,但有些人做了你的人上人,你不就成了他的人下人,我想那種受欺的事實在苦不堪言,真不願做。那麼到底做個什麼人好呢?既然人內分上下,不如我去人外做人好了。那又如何去做,我也不知,走著看好了。

一生

年某無中來

萬種世象漸入懷

少壯舞遍血

老朽再向空裡拐

這是說人的一生,也許是所有人的一生。出生來自於無,一切從無開始,無中生有。軀漸漸大,心中漸漸多了苦樂,在血與靈的種種擊中揮舞著自己,得的東西越來越多,同時也飽嘗了失。原來總和還是零,最終在老朽的時候,還是要回去的。回到和出生時相似的地方,無所有的地方。

生活

能群,能獨處

目人流若無睹

颳大風,下大雨

自然現象沒奈何

不物喜,不已憂

平平淡淡度

實在不行彈琴

鐵筆鋼劍舞也行

如上也是我的生活,邊是狀邊是內容。

只能群者,耐不得寞,做不得學問,只能獨處者,坐井觀天,見不得天地,眼都是人的,容易受影響,總會找不著自己;眼中無人的,又沒有比較,也不瞭解自我。只有“目人流若無睹”。兼而有之為最好,才能做到“自利利人”的境界。生活中的一切都如颳風下雨,全是自然現象,順其自然就好了。

不要因外物擾了心,不要因自己了天,一切以平常心處之。實在俗緣未了,那就彈琴聽音,畫畫悅目,舞劍活筋骨得了。

明月當空懸

燈下龍泉

何方有佳友

看我舞飛旋

此情此境當是練武至極處,情景接,了顯示心。

讀者

萬籟寥小屋孤

蟲兒飛落璣珠

搜盡枯腦無佳想

恨不翻遍萬卷書

暑假的學校空落寥,棲的小屋更是那靜的見證,蟲蛾飛落在各個角落,倒使人想起那“大珠小珠落玉盤”的詩句,更使我真的聞到了外的氣味,那花草與飛蟲遍地的地方,就如同在我下,但我此時事實上仍在做疽剃的事,忙於所謂構思與創作。在無所適從時,覺得讀的書太少了,只有恨了,其實有什麼可恨的,無意中做了某些書的讀者,已經是一件苦的事了。

晨練

雀兒喚我名

著短

戶外舞太極

古時有聞起舞,今人有聞鍾起舞。我和陽光雀一起起床,是它們把我喚醒,一塊出去痘痘毛,撒幾下手

年年

數載雖過如昨天

駒過隙一瞬間

天生鈍拙難開悟

自視缺然又一年

許多年過去了,一回想如同是昨天,時間就這樣飛,難怪古人有“駒過隙”之說。而多少年來的我,雖然沒有追有形的東西,但無形的東西仍然如此欠缺,所以我曾刻了一方印“自視缺然”,有意無意中蓋一個,也多少提示我,要時有所悟

問汝

無意傷,

汝在何方?

兮寥兮,

知我衷腸?

此處了情,如同古人如果不能“心中懷佳人”,敢要問“何方有佳人”了。此四句雖意朦朧,但如泣如訴,情真意切。

莫如我

我不知君君可知我?

君不知我何不問我?

我不知君不敢問君,

君不問我莫非如我?

此詩只說我生靦腆,而如今也常故重萌,如果詩中君真來問我,我又有何話說?既然先不敢問君,如今又何敢告君,君若看過此詩了,不過看了又有何用,也不過回去也寫首同樣的詩來。

食療

三餐非我願,

飽難填心所寒。

無奈腸飢神不聚,

茶淡飯豈有嫌?

如果不是萬不得已,我決不去吃飯,但大多數人都以吃飯為生活的主要內容,甚至佔有了一三餐以外的時間,並投入相當的精成為追。但我不同,中填飽但心中仍空莽莽的,用食物能把心填嗎?當然不能。只要能讓我做些填心的事,中放些茶淡飯又有什麼可嫌棄的呢?

室內外

窗外雨吝吝

獨坐屋內鳴古琴

一陣風吹過堂

漫笔畫紙起喧譁。

這是暑期雨季小屋一景。暑天的門窗常開著,雨聲和琴聲熙隧織在一起,突然一股穿堂風來,釘在牆上的畫紙嘩啦啦地發出一陣喧響。那真是最好的室內外景,一種人間天然的景緻,絕無做作之,那風、雨、琴、紙的聲音也是極其自然的協奏,同時它們又真實得那樣平常,如果不是我當時寫了這個所謂的詩,還覺不到這個呢!

與人

心誠即做友

德高為師

人人

虛懷納神奇

----(德高為師,原為:藝高為師)

此詩是我的為人,每句歸納一字,是:誠,學,,涵。

友以誠信為本,但不同不相謀,友以遇為友,非以為友。絕不以利,以用為友,不以酒,以為友,人不可不常處不多處,但友不多有。

三人行必有我師焉,這是泛指的每個人都有可學的東西,但真正除了益友的良師,除非德高者莫屬,德高才重,品學兩全,如此之人,堪為我師。

人世間芸芸眾生,整背,有幾個在俗世中不相溶的,倒不是說人多了必然隨大流,即使說:高隱之士隱於市,太與眾不同,在人群中豈能隱起來,只有比常人還平常,才不至於引起人群的注意,再說“大俗即大雅”由遠返常生活中的淡常才最見真諦。更有去別人,才最能拋卻有形,在別人認同自己的和諧、自然中一隱神形,雖不在洞中,卻勝似名山古剎,世外桃源。一切盡在心中,與俗世統歸於無。

海之所以成其大,因其能處於下,故百川帥而流入其心底,人只有虛其心,敞其懷,無上神奇才能如山泉般湧入,且不說無形中有難名之神奇,但說執一論萬,持才傲物,都是自我封閉,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做法,如果全知了,還可能說嗎?釋迦牟尼佛曾說:萬般神通皆是假,唯有空空是大。空才能容納所有之有。

語塞

事業情和婚姻

他人一問三不知

不取執著和擁有

神閒靜隨緣流

人們常問如上三項,事業,情,婚姻,真是一問三不知。生活對每個人來說,自然是生活本,各人都不相同,對我來說,沒有那種如同別人所謂三項中某項有成的定見,也難怪別人有如此置疑。但何為有成就?有幸福樂還要什麼呢?不就成了嗎?沒有任何別的都無妨,但即使有此三項而無樂可不妙。中看中聽不中用,一團彩煙霧耳。

去藝病

閉戶磨心

出門訪真友。

神通乃小技,

空空為大

兩句是我在家與出外的兩種做法,是一種模糊的說法。外出採藥,歸來熬煉。但為何取名“去藝病”,因人都有“會”,“能”的說法,大凡持“技術”或“藝術”等特的人都自持這一神通而召示與人,而如此之特之中又多了那種“神通作”之病,顯示出膚與造作之。多多少少有落入俗之痕跡,我這樣是為了去掉此病。心中空空,相中若隱若現,手中若有若無,隨緣生化,不以此技自持。生活中勿忘勿助,以“自然 ”為本。

寞。

時童心不沾塵,

少年有心不能。

青壯了遍眾生苦,

唯有寞最單純。

只有什麼都經歷了,才知過去所說的寞是最好的。是無所經歷其它的狀。原來以常說的這種苦本不是苦,應該是一種甜,因為最單純。事實上不寞時人們都做了這樣那樣的事,做了些有關是非、得失、多少......等等的事。知寞非寞時,才知為什麼非要做事呢?本不必要苛。怪不得古人要修靜,我們何不也去試試呢?

(4 / 9)
秋荒拾穗

秋荒拾穗

作者:洛水蓮華
型別:都市小說
完結:
時間:2017-04-30 14:45

大家正在讀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25 歐旭書庫 All Rights Reserved.
(臺灣版)

網站信箱:mail

歐旭書庫 |